免费发布信息 修改/删除信息
当前位置:北京发帖网 > 跳蚤市场 > 二手家电 >  2014男古书的劫难
2014男古书的劫难
浏览: 该信息已过期 发布时间:2014-03-27 15:55:19
  • 区域:平谷
  • 付款方式:现金 
  • 价格:0元
  • 数量:0
  • 地址:广州越秀区农林下路80号冠怡大厦4,10楼
  • 新旧程度:全新
    该信息已过期,联系方式被自动隐藏

上世纪四五十年代,在素有五千年文明史之称的华夏大地,发生了一场比历史上图书“五厄”、“十厄”更为沉重的灾难,以线装书为主的古旧书籍,或被摊贩论斤称去,化为还魂纸;或被商店、摊贩撕扯为包装纸,以至于灰飞烟灭;或被乡民视为封建余孽,一火焚之。到了1956年10月,《光明日报》仍然在发表社论,指出:“近来,在文史的科学研究工作中,出现了一种新的情况,许多文化学术部门为尽多掌握研究资料,纷纷派出专人四处搜求古典文籍,这就在市场上出现了对古书的盲目抢购和‘好坏包圆儿’等现象,形成了当前古书供不应求的紧张局面。与此同时,还存在着另一种非常矛盾的现象,这就是大量的古典文籍的被损毁或散失。”呼吁“古旧图书不应再任令损毁”。   图书的厄运   最早记载图书被论斤称去的是当年在上海的郑振铎。他在1943年4月27日送王伯祥《十国春秋》封面上写道:“浩劫之后,継以焚毁,古籍之存世者鲜矣!近数月来,纸商复以重值搜罗旧书为制纸原料,各书肆对于巨帙之廉值书皆捆载出售,实图籍之又大厄也。”   版本目录学家顾廷龙,上世纪四十年代初,任职上海合众图书馆,他在1944年的日记中,多次叙及了书肆将不易销之书转手卖与造纸厂之事。如《江苏省立国学图书馆图书总目》,此书四十四卷,一大函,1933至1935年铅印本。在某书店有若干套,每部定价五百数十元,无人问津。后有一同行至,不还一价全携之去,谓论斤售与做还魂纸者,可得六百数十元,就这么一转手,可赚一百五十元。顾先生闻知,叹曰:“如此以往,书将尽矣。”   文化典籍的兴废,反映了国家气运的盛衰。当年侵华日军的铁蹄,践踏着中国的大好河山,历史上文化底蕴最为丰厚的江浙一带,藏书家辈出,在战乱和炮火之下,典藏纷纷散出,紧接着,又是三年的内战,到了1948年,连北平这样的故都,文化人也群起呼吁保护古旧图书了。历史学家邓之诚在《哀焚书》中说:“最近北平书肆,因生意冷落,而造纸之厂,复因材料缺乏,竞买废纸,以造还魂纸,藉就社会上大量纸张之需要,于是古书约斤以入纸厂。初犹残缺不全者,继则整本大套亦论斤矣。初犹从无人过问之书,继则有用之书亦遭劫矣。”   北京大学教授、美学家朱光潜在《旧书之灾》中写道:“现在一般的线装书,大部分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伟大的历史的成就,哲学思想的结晶,文物典章的碑石,诗文艺术的宝库。”然而“《古逸丛书》的零卖每册合到2万元,许多明刻本及乾嘉刻本也只要一两万元一册,稀见的书或许稍贵一点。我买最平常的稿纸也要八万元一百页,一册旧书至多就只合到纸价的四分之一,刻工运输储存等等都算不上钱。旧书除研读以外还有一个用途,可以当废纸,当废纸它可以卖到二万元至三万元一斤。许多大部头的书现在是找不到买主的,像《图书集成》只能卖一千余万元,如当做废纸卖,可望加倍。”

信息评论
© 北京发帖网 鄂ICP备15004158号-13
Powered by 北京发帖网 本站免费提供北京地区信息发布、买卖交易、网上求购、求职招聘、房屋租赁等各类生活分类信息!